05
3 月
隨著物聯網(IoT)和嵌入式技術的進步,各種型號、各種功能的微控制器應運而生。微控制器從簡單的功能設備發展成為集成多種功能的覆雜系統,滿足各種應用場景的需求。其中, ESP32 和Arduino晶片無疑是最著名、最受歡迎的微控制器之一,廣泛應用於物聯網、教育、創客項目、嵌入式開發等。
Arduino的特點
Arduino 是一個開源電子原型平台,它促進了基於硬件(微控制器)和軟件(Arduino IDE)的項目開發。Arduino 微控制器板基於 ATmega 系列晶片,適合從初學者到專業開發人員的用戶。Arduino 起源於 2005 年,旨在為意大利伊夫雷亞交互設計學院的學生提供物理計算設備。後來它發展成為一個價格合理且易於使用的平台。 Arduino的特點: (1)易於使用和學習:Arduino IDE提供了基於C/C++的簡單編程環境,適合初學者。 (1)高度模塊化和可擴展性:允許用戶輕松修改和擴展功能。 (1)豐富的社區支持:全球有大量的教程、項目和論壇,為用戶提供學習和分享的平台。 Arduino 系列開發板基於幾種不同的芯片。因此,當我們說“Arduino”時,通常指的是由 Arduino 設計和制造的開發板。Arduino... read more
06
6 月
台灣物聯科技可全省超商取貨. 樹莓派 Raspberry Pi、Arduino、Sparkfun、Seeed、DFRobot等各大品牌感測器原廠進口代理銷售。種類齊全,一站式購齊,可配合學校各大公司行號大量採購提供報價單,歡迎寫EMAIL前來索取。
read more
17
9 月
中國時報【施施╱綜合報導】
各國消費者都十分期待,5G到來後網速將大幅飆升,但若只是提高網速,業界就不會對5G產生如此大的興趣。事實上,5G引發的產業變革效應才是它真正迷人的地方。許多在4G時代受限於速度、穩定性的服務與應用,都將在5G紀元大展身手,車聯網(IoV)、物聯網、智慧城市、智慧製造、遠距醫療等,也很可能隨著5G普及加快實現的腳步。
無線行動裝置演進過程
5G時代 贏在想像力
英國行動數據分析公司OpenSignal分析師佛格表示,「不論我們想用智慧型手機做什麼,5G都能讓我們做得更快更好…試想我們可以擁有擴增實境(AR)智慧眼鏡、行動虛擬實境(VR)、更高解析度的影片、物聯網讓城市更加聰明,但真正令人興奮的,是那些根本無法預知的新業務」。
大陸移動通信產業研究院產業與業務合作部高級管理專家于江指出,5G網路的基本設計理念與3G、4G不同,「3G、4G主要考慮的是人與人、以及人與物之間的交互,但5G考慮的是物與物之間的互聯,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萬物互聯』,每個看似平常的物體都可能作為1個IP位址與5G網路相連」。
物聯網 成為主戰場
由於物聯網的發展必須仰賴高可靠度、低延遲、大頻寬的網路技術,所以物聯網料將成為5G「主戰場」。
物聯網是指讓所有可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現互聯的網路。透過物聯網,可利用主控裝置對機器、裝置、人員進行集中控管,也可對家庭裝置、汽車等進行遙控,搜尋物體位置、防止物品遭竊等。物聯網收集的小筆資料最終整合為大數據(big data)後,可用於重新設計道路以減少車禍、都市更新、災害預測、犯罪防治、傳染病防治等社會重大措施。
較小範圍的應用則包括無線操控機器人進行手術、利用無人機進行搜索救援任務或災害評估、控制、利用可穿戴健身裝備也隨時監測健康數據,並於緊急狀況發生時通知醫療單位或發送求救訊號等。
超新星 XR取代手機
在影音娛樂、電玩常用的虛擬科技方面,除了早已廣為人知的VR、AR、混合實境(MR),5G也將催生新一代的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簡稱XR,X代表現有與未來可能出現的虛擬技術,目前常見的定義是VR+AR+MR)。高通公司產品管理資深總監史都華表示,由於XR的發展動力來自行動領域,XR終端必須具有低功耗、小尺寸、可擴展等特性,未來除娛樂外,XR還可應用在學習、工作、就醫等領域。高通甚至預言,XR將成為下個移動計算平台,有朝一日將取代智慧型手機和PC。
read more
21
5 月
液位感測器(靜壓液位計/液位變送器/液位感測器/水位感測器)是一種測量液位的壓力感測器。靜壓投入式液位變送器(液位計)是基于所測液體靜壓與該液體的高度成比例的原理,採用國外先進的隔離型擴散矽敏感元件或陶瓷電容壓力敏感感測器,將靜壓轉換為電信號,再經過溫度補償和線性修正,轉化成標準電信號(一般為4~20mA/1~5VDC)。
中文名稱
液位感測器
絕緣電阻
≥1000 MΩ/100VDC
介質溫度
-20~85℃
儲存溫度
-40~90℃
簡介
分為兩類:一類為接觸式,包括單法蘭靜壓/雙法蘭差壓液位變送器,浮球式液位變送器,磁性液位變送器,投入式液位變送器,電動內浮球液位變送器,電動浮筒液位變送器,電容式液位變送器,磁致伸縮液位變送器,侍服液位變送器等。第二類為非接觸式,分為超音波液位變送器,雷達液位變送器等。
液位感測器靜壓投入式液位變送器(液位計)適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電力、製葯、供排水、環保等系統和行業的各種介質的液位測量。精巧的結構,簡單的調校和靈活的安裝方式為使用者輕松地使用提供了方便。4~20mA、 0~5v、 0~10mA等標準信號輸出方式由使用者根據需要任選。
投入式液位變送器利用流體靜力學原理測量液位,是壓力感測器的一項重要套用。採用特種的中間帶有通氣導管的電纜及專門的密封技術,既保證了感測器的水密性,又使得參考壓力腔與環境壓力相通,從而保證了測量的高精度和高穩定性。
台灣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物聯網產品一站式購買平台
read more
02
6 月
所有配件展示(不含舵機和螺絲).
將兩個U型橫梁如圖固定好。
將多功能支架如圖固定在橫樑上方,注意方向,方向錯了下面固定舵機以及其他配件會很麻煩哦。
將舵機裝好舵盤,再安裝在多功能支架上,注意舵機的方向,(下面每個舵機都要先安裝好舵盤,後面就很方便了,由於舵機都是180度的,安裝之前先將舵機旋轉到合適的方向)。
再將一個多功能支架安裝在舵機上。
在多功能支架左邊中間的安裝孔插入M3*10的長螺絲以便安裝軸承。
將舵機如圖安裝好。
如圖將U型支架安裝好,裝好軸承擰上螺母。
在U型支架上繼續安裝一個U型支架。
將一個U型支架和一個L型支架,如圖安裝好。
再安裝一個多功能支架,注意安裝方向哦。
在多功能支架的右邊中間的安裝孔中插入M3*10的長螺絲以便安裝軸承。
如圖安裝好舵機。
如圖將安裝好的支架裝在之前裝好的機械手上,並裝好軸承,擰上螺母。
如圖將兩個多功能支架固定好,注意方向。
在上方的多功能支架上裝好舵機,要注意舵機的方向,並在下面的多功能支架右邊的中間安裝孔中插入M3*10的長螺絲,以便安裝軸承。
如圖將下面的舵機也安裝好,注意舵機的方向,螺絲使用M3*6的短螺絲。
將上面裝好的舵機安裝在之前的機械手上,並裝好軸承,裝上螺母。
將舵盤如圖裝在機械爪子上,擰上M3*6的螺絲(必須是短螺絲哦)。
再如圖安裝好舵機。
將機械爪子安裝好。
安裝好的整體效果。
read more
31
12 月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期,明年物聯網(IoT)各環節技術漸趨成熟,商業應用漸成形,資訊應用將在明年進入物聯網世代。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指出,物聯網應用廣泛,包括交通運輸、健康醫療、零售物流、環境監控、工業生產、智慧建築、公共安全、智慧能源等領域。
在物聯網世代,巨量資料(Big Data)分析顯著重要,相關資料革命風潮,將衍生感測資料等新的資料來源、演算方法、系統架構、營運模式與資安風險。 (閱讀全文…)
read more
31
12 月
【撰文/胡湘湘 圖片提供/經濟日報、fotolia】
一場針對物聯網未來發展契機所舉辦的「2015決戰物聯網──物聯網無所不在」高峰對談日前展開,由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擔任主持人,與談人包括中華電信總經理石木標、SIGMU集團資訊長劉乃文、臺灣三星電子消費性電子產品事業群總經理曹紋察、宏碁自建雲事業群總經理施宣輝、福特六和產品開發處副總經理林崇銘,各自從不同的面向探討物聯網商機。 (閱讀全文…)
read more
06
3 月
Arduino 開發板和 Raspberry Pi 開發板是兩種非常受歡迎的開發平台,廣泛應用於電子和嵌入式系統領域。雖然它們有許多共同之處,如開放源碼和廣泛的社群支持,但它們之間在功能、用途和硬體結構上有著顯著的區別。
1. 硬體架構
Arduino:
Arduino 是基於微控制器(如 ATmega328)的開發板。微控制器是一個單一的處理單元,具備處理基本運算和控制輸入輸出的能力。
它的處理能力相對較弱,適用於簡單的任務,如控制LED燈、感測器數據收集、電機驅動等。
記憶體較小,通常只有幾KB的 RAM 和 Flash 存儲空間。
Raspberry Pi:
Raspberry Pi 是一個基於 ARM 處理器的單板電腦,具有更強的處理能力。
它具備完整的作業系統支援(通常是 Raspbian 系統),並且能夠運行複雜的應用程式和網頁服務。
記憶體一般為... read more
18
10 月
Raspberry Pi 攝像頭模塊應用程序文檔翻譯
更新日誌:
2014 年3 月24 日更新:根據2013 年12 月更新的文檔,對原譯文進行擴展翻譯。翻譯完畢。
2014 年3 月4 日更新:根據2013 年12 月更新的文檔,對原譯文進行擴展翻譯。部分內容未翻譯完畢。
2013 年8 月4 日更新:根據Raspberry Pi 官方論壇發布的RaspiCam 正式文檔進行擴展翻譯。硬件安裝和軟件安裝部分稍後翻譯完成。
2013... read more
24
2 月
您是否對於「物聯網」感到好奇?物聯網是什麼?能帶來哪些改變?袋鼠金融將帶您深入淺出地從物聯網定義(IoT) 開始了解,看看是如何將各種設備、物件、系統透過網路互相連接,實現智慧化管理。除外,也會提及發展歷史、核心技術,以及從智慧家庭、智慧城市,到智慧醫療、智慧農業等7大應用場景,讓你更直觀地理解這個正在改變世界的科技趨勢!若想了解其他產業趨勢如無人駕駛、人形機器人,也可點選相關文章!
一、 物聯網 IoT是什麼?
物聯網定義
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IoT) 是指將各種物品、設備、系統通過網路彼此連接起來,將資訊的收集、傳輸和交換,從而實現智慧化控制和管理的一種技術。
物聯網使物品可以獲取獨一無二的標識,並透過網際網路傳輸資料,使物與物之間的無縫溝通。
物聯網的5個核心概念
物聯網的核心概念是「連接」,它打破了傳統的物理限制,讓設備彼此之間可以溝通交流,實現智慧化管理和控制。簡單理解: 想像一下,你的手機、家電、汽車、甚至家裡的燈泡都能透過網路相互連接,並根據你的指令或環境變化做出反應,這就是物聯網。
萬物連接:物聯網的核心理念是將現實世界中的萬物通過感測器等設備與網路相連接,打破物理隔閡,實現全面互聯。
數據交換:物聯網通過網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之間的數據採集和交換,收集大量數據用於分析和決策。
智慧控制:透過物聯網實現對連接設備的遠程監控和智慧化管理,根據環境變化及時做出反應和調整。
識別編碼:每個連接物件都分配有獨一無二的編碼,方便辨識和追蹤管理。
覆蓋廣泛:物聯網的應用範圍廣泛,涉及製造、物流、醫療、家居、個人等各個領域。
二、 物聯網 IoT 的發展歷史
物聯網已不是個陌生的詞彙,早在1980年代出現了第一台可透過網路查詢庫存的可樂售賣機十,物聯網的概念就可被追溯;而在1999年,Kevin Ashton正式提出物聯網一詞,這個概念獲得了廣泛關注。
到了2024年,物聯網已然成為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智慧設備無所不在,萬物相連,大量數據被採集並透過AI技術進行分析和處理,為各行業帶來效率提升和創新發展。物聯網與5G、AI、大數據等技術深度融合,不斷催生新的應用場景,促進了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農業、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升級。
以下為簡單的時間線:
時間
發展
1980年代
出現第一台可透過網路查詢庫存的可樂售賣機
1999年
Kevin Ashton正式提出物聯網一詞,概念獲得廣泛關注
2000年代
RFID、IPv6等相關技術發展,物聯網應用開始逐步落地,
出現智慧家居、智慧製造等早期應用案例
2010年代
物聯網迎來爆發式增長,大量智能設備和傳感器連接網路,推動數據採集和分析發展
2020年代
5G、AI等新技術加入,物聯網應用範圍進一步擴大到智慧城市、遠程醫療、智能農業等領域;物聯網安全、隱私保護等問題日益受到重視
三、 物聯網IoT 的五大應用
物聯網IoT 應用一:智慧家庭 (Smart... read more